評論:人民幣匯率進入新時代 請系好安全帶 |
猴年臨近,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也再次“猴動”起來。尤其是最近一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急跌讓很多人心驚肉跳,不少做貿易的朋友焦急地問我該如何對沖匯率風險。就連我的助理都開始心神不寧了,因為過去幾年她把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儲蓄從港幣換成了人民幣,閉著眼指望人民幣升值。 他們之所以如此措手不及,皆因過去十多年來人民幣幾乎一路升值,所以很少人會考慮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更沒有養成主動管理匯率風險的習慣。 記得2014年我在網志《系好“安全帶”,迎接人民幣雙向波動時代》中曾經說到:人民幣匯率單邊上揚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的需求會日趨緊迫。 今天來看,這一趨勢已經十分確定,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更加市場化,雙向波動將成新常態,所有人民幣用家和投資者都需系好“安全帶”,做足匯率風險管理。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央行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十分堅定,近幾年來,央行已經不斷放松人民幣匯率管制,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既然要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由市場供需來決定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勢必雙向波動。 縱觀國際,任何一種匯率市場化的貨幣,都是有升有貶,人民幣自然也不能例外。就像我們要適應美元、歐元、日元等國際性貨幣的大幅波動一樣,對于人民幣,我們也應該習慣這樣的新常態。在金融市場上,匯率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不進行風險管理。 其次,人民幣不斷國際化,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和持有人民幣,參與人民幣匯率市場博弈的供求方日漸增多,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必然更加靈活。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將從2016年10月1日起將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象征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一種認可,也意味著未來主要中央銀行和投資者需要逐步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 再次,在此前的多次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中,央行一再強調人民幣匯率不再緊盯美元匯率,而要保持對一籃子貨幣在合理均衡水(樓盤)平上的基本穩定。去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首次發布根據人民幣兌13種外幣匯率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意味著觀察人民幣匯率不能再只看人民幣對任何一種貨幣的匯率了。 央行的意思很明顯:作為一種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興市場貨幣,人民幣有責任保持幣值基本穩定,但是沒有義務對某一種貨幣保持匯率穩定,人民幣已經長大,今后不會再追隨美元或者其他任何單一貨幣的步伐,準備要秀自己的獨立個性了! 這也預示著盡管未來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保持基本平穩,但是兌美元的匯率彈性很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管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風險的需求格外迫切。 對于香港而言,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不僅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全新的歷史機遇。 人民幣升值的時候,香港可以大力提供人民幣計價的各種資產,因為升值有利于持有人民幣資產;當人民幣匯率貶值時,香港可以大力提供各種人民幣債務產品,因為貶值有利于人民幣的借債方,我最近看到不少公司在壓縮美元債務、增加人民幣債務,這是市場在人民幣貶值階段的必然反應;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可以大力發展人民幣匯率、利率產品,這樣不僅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動力,還可以完善香港的人民幣生態圈,成為未來全球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定價中心。 這幾天,離岸人民幣價格波動比在岸市場更劇烈,這首先表明離岸市場更需匯率風險管理,同時也表明離岸市場上人民幣計價產品的深度和多樣化發展得遠遠不夠,以至于一個不大的政策變動往往導致離岸市場過大的波動。 在這方面,香港交易所曾在2012年邁出了第一步--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這一產品目前已成為全球交易所市場交投最活躍的人民幣期貨。近期,由于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人民幣貨幣期貨成交量和持倉量均不斷攀升,其中,未平倉合約于1月11日創下29,352張新高,1月7日成交量亦創下第二新高達6,425張(名義價值6.25億美元)。 但是,我們深知,這距離滿足市場的需求還很遠。 最后,再說一次,人民幣匯率已經進入雙向波動時代。如果你是一位進出口貿易商或者經常借外幣的中國企業家,你必須要加強匯率風險管理,系好“安全帶”了;如果你是一位QFII或QDII基金經理,不系“安全帶”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如果你是一家通過滬港通進行雙向投資的資產管理機構,你恐怕也得時常問問自己:系好“安全帶”了嗎? 作者為香港聯合交易所行政總裁;本文來源:香港交易所官方網站。 來源:觀點地產網 ![]() |
上一篇:2015年12月份房價匯總
下一篇:開年四次“熔斷”的驚天內幕 資金轉向樓市?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