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建筑業遭歷史性“極寒”,2016還能“回暖”嗎? |
2015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 2015年我國國民經濟各項數據正式發布。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幅首次破七,再創新低。令建筑業人士十分關注的全國建筑業總產值數據也同時公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180757億元,比上年增長2.3%。與2014年增長10.2%相比,2015年建筑業總產值首次跌進個位數,且增速大幅跳水,令業內人士擔憂。
數據顯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從行業的數據來看,2015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18075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4.3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6%。據數顯示,2015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明顯回落,這也對建筑業增速的大幅下降產生較大的影響。 據公布的數據表明,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59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0%,實際增速比上年回落2.9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178933億元,增長10.9%;民間投資354007億元,增長10.1%,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4.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55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8%;第二產業投資224090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投資311939億元,增長10.6%。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全年到位資金573789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15.6%,國內貸款下降5.8%,自籌資金增長9.5%,利用外資下降29.6%。全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408084億元,比上年增長5.5%。從環比看,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68%。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一個新的轉折時期,經濟學家稱之為“新常態”,是指我國經濟發展要從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低價勞動成本、低價土地政策、低價環保成本發展向依靠質量提高效益型轉變。面對新常態,我們如何應對,建筑業選擇什么樣的路徑,真正把“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升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繼續保持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需要我們有深層次的研究和思考。 認知新常態 引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 二是要把握主動之機。要看到新常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經濟減速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提供了克服依靠擴張規模發展、做好結構調整的空間,使我們騰出時間從內部管理抓起,苦練內功,驅動內生動力。所以,我們一定要超前謀劃,做好預案,多措并舉,把經濟下滑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 三是要共議破題之舉。就是要加強產學研政及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整合社會資源。通過交流會、研討會等搭建平臺,盡快地分享各單位的先進經驗,凝聚實踐智慧,從科學發展的高度共謀破解當前影響和阻礙行業發展的難題,以此促使企業在應對新常態挑戰中實現經營管理新一輪的改革創新。 四是要探求創新之道。創新是一切工作的靈魂。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營造創新環境、培植創新土壤、釋放創新活力,通過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接地氣落實處,提升發展質量和生產效益。
從行業主管部門層面,就是要通過市場準入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按照市場變化調整企業資質的門檻設置,重點要放在為企業松綁,創造寬松環境,并通過新一輪企業資質改革和就位,扶持勞務企業,進一步提高建筑行業產業集中度,將大型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品牌的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集團,推動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從而使不同類型企業按不同條件上升到新的市場競爭層次和高度,實施差別化發展,防止產業結構盲目雷同,統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企業發展格局。 從企業層面來講,要緊扣“一帶一路”經濟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以資產經營帶動生產經營,使資本向產業鏈上下游轉移。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建筑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形勢和市場變化來調整產業結構,不要顧此失彼,為轉型而轉型。要圍繞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與資本市場、建筑產品開發等有機結合,形成新的業務發展模式,提升產業層次,拉長產業鏈條。
總之,就是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加快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形成和實現“沒有規模不大、沒有主業不穩、沒有投資不富、沒有專業不優、沒有海外不亮、沒有品牌不強”六大板塊的產業格局,促進建筑業企業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以上內容轉自:施工技術 ![]() |
上一篇:中國商品住房過剩庫存21億 2016形勢不樂觀
下一篇:面對7億多平方米樓市庫存 地方政府如何落子?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