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存:2015全國土地收入縮水超20% |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成交價款7622億元,同比下降23.9%。若按照財政部統計,包括工業土地等在內,2015年前11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29.2%。 “我們整理一畝土地的成本是200萬,實在不愿意以220萬一畝的價格賤賣出去。”1月28日,中部某省第二大城市土儲中心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房地產庫存不斷攀升,部分城市房地產供大于求嚴重,土地難以賣出好價錢的現象很普遍。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成交價款7622億元,同比下降23.9%。若按照財政部統計,包括工業土地等在內,2015年前11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29.2%。 土地出讓收入的大縮水,影響地方政府當期可用財力,拖累經濟建設可用資金。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城市土地儲備中心或相關城投公司,以土地做抵押,去銀行貸款融資等行為并不少見,土地價值的縮水也使得政府可借貸資金減少。 土地收入向大城市集中 2015年,各省土地出讓收入縮水情況普遍。如,廣東2015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2936.87億元,同比下降14.7%、減收505.98億元。 重慶2015年前11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1403.6億元,下降10.1%。 但廣東、重慶土地出讓收入形勢已經好過全國。2015年前11個月,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萬億元,同比減少1萬億元,下降29.2%。 土地收入大縮水,在中西部省份很普遍。如南昌。南昌2015年預算執行報告顯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及計提的專項資金完成185.4億元,同比下降了36.2%,2014年這項收入為290億元。 長沙、南昌等中西部省會城市2015年土地出讓收入也大幅縮水超30%。鄭州、成都等城市,雖然整體土地收入未有減少,但樓面價均出現負增長,土地均價難以上漲。 成都某市民以親身經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3年在城區為小孩就近上學買的100萬的房子,到2015年二級市場掛牌價為90萬,兩年時間價格大概下跌了10%。 同時,土地市場分化也很明顯,部分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依然火爆。如北京、上海2015年土地供應大幅減少,但土地出讓收入分別同比增長6%、略微下降4.8%,樓面價則分別上漲16%和57%。 北京2015年土地規劃建筑面積同比下降9%,但土地收入創紀錄地超過2000億元。 廣州市2015年土地收入達到955億元,占到廣東省土地收入的32%。廣州土地收入同比上漲13.8%,拉升了廣東整體土地收入增速。 據中原地產統計,20大房企2015年在土地市場投入3517億元,其中50%投入到一線城市。這個比例從2011年的26%,近幾年逐步提升,2012、2013、2014年的占比分別為27.5%、32.6%、39.9%。 來源:地產中國網 ![]() |
上一篇:面對7億多平方米樓市庫存 地方政府如何落子?
下一篇:項目部成員職責明確清單,您做到了嗎?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