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重大樓市政策總在長假前推出? 有深意 |
“長假之前必出新政。”有房地產從業者如此評價剛剛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 2月2日下午,央行和銀監會發布文件,對房地產貸款政策進行調整。其中,非限購城市的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將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將至30%。限購城市的房貸政策暫不調整。 在“去庫存”的政策思路下,信貸政策的放松并不令人意外。而監管層選擇在長假前發布的做法,可謂是“老傳統”了。 2010年4月30日,北京市政府發文啟動“限購令”,成為全國首個實施限購的城市。該政策出臺于“五一”假期的前夕。 2010年9月29日,國務院發布“929新政”,要求各商業銀行暫停發放第三套房貸款。此時為“國慶長假”的前夕。 2011年1月26日,國辦發文,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五成提高至六成,部分城市被要求從嚴限購。1月27日,財政部宣布不足五年二手房出售的,征收全額營業稅。同日,上海、重慶宣布啟動房產稅試點。這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時點,同樣是春節前的最后一周。 2014年9月30日,央行、銀監會發文松綁信貸政策,將房地產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同時重申“認貸不認房”。該項被稱為“930新政”的措施,出臺于“國慶長假”的前一天。 2015年9月30日,央行、銀監會發文繼續松綁信貸政策,將非限購城市的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將至25%。又一項“930新政”在國慶節前夜出臺。 梳理過去六年來的重大房地產政策,只有兩項未在長假之前發布。分別是2013年2月21日出臺的“新國五條”和2015年的“330新政”。 這些重大政策的發布時點,為何總是在節假日的前夕? 除北京市出臺的地方性政策外,在上文提到的國家級樓市新政中,包含一條信貸主線:從2010年開始,房地產信貸政策逐漸收緊,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不斷上調,該門檻在2013年達到最高。從2014年開始,信貸門檻又開始下調,在今日下午的新政出臺后,非限購城市的信貸門檻已將至2010年前的水平。 按照亞豪機構市場研究總監郭毅的觀點,在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一攬子政策中,信貸政策不僅會直接影響購房成本,而且對心理預期影響極大。從市場表現來看,信貸政策的發布,往往會引發市場驟冷或驟熱的劇烈波動。 2013年初,在“新國五條”出臺后的窗口期,多個城市的房地產交易爆棚,房價上漲迅速,二手房市場出現大量違約現象。度過了“窗口期”后,市場成交量又出現“斷崖式”下跌。 因此,監管層選擇在長假之前發布信貸政策,用意在于“緩沖”。即利用假期前后的成交淡季,來緩沖該項政策的影響,從而使市場不至于出現大幅波動。 對于該項政策的影響,郭毅認為,廣大1.5線和二線城市將迎來重大利好,新政會令原本是淡季的“春節月”,迎來一輪交易量的小高峰。但對于經濟水平欠發達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未能取消限購的一線城市,其影響并不明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上一篇:2015各省債務圖譜,事關工程款,老板得看!
下一篇:央行年前發重磅房貸新政 任志強再度“開炮”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