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防跌險引發熱議 業內稱監管不大可能批準 |
[摘要]保費誰來繳納?此次發起房屋防跌險的最惠保表示,防跌險的保費統一由地產商繳納,但地產商會變相將保費加到房價上,最終由購房者買單,購房者可以在簽約時自主選擇是否購買保險。 北京晨報訊(記者 楊奕)保險公司醞釀推住房防跌險的消息在近日引發熱議。在目前該產品的條款中顯示,購買了該險種的購房者,在保險期內出售房屋,因房價下跌造成的損失可由保險公司賠償,最高賠償額為購房價格的30%,產品分一年期和三年期兩種。如果三年內房子未出售,保險公司不賠償;房價下跌超過30%,按30%賠償;如果房價未下跌,房主低價出售,保險公司不賠償。 保費誰來繳納?此次發起房屋防跌險的最惠保表示,防跌險的保費統一由地產商繳納,但地產商會變相將保費加到房價上,最終由購房者買單,購房者可以在簽約時自主選擇是否購買保險。一種觀點認為,"這類產品若真面世,會是一個有效避險的金融工具,也是房地產市場衍生品多元化的一個重要體現。" 住房防跌險,讓人聯想到恒大地產去年推出的"無理由退房",推出相應政策,應該對房價的未來預期以看漲為主。不過,無理由退房是開發商的營銷手段,不需繳納額外費用,住房防跌險是保險產品,有多少消費者會買賬則難說。從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看,城市之間分化明顯。一二線城市向好,三四線城市庫存高企,房價上漲乏力,格局趨勢較為清晰,通過保險提供對未知風險的保障作用會減弱。 此外,從保險風險來看,房價下跌,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一套住房,而是一個樓盤、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城市,因此風險沒有分散性。如果沒有對沖機制,風險一旦出現,可能就是一場金融性風險。因此,業內判斷監管部門批準此類產品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晨報) 來源:北京晨報 ![]() |
上一篇:建造師考試《建設工程法規》關于時間的那些事兒(噓~內部筆記)
下一篇:國務院回應營改增等相關話題:二手房交易稅負將小幅下降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