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發補貼錯在哪里 |
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8月3日在其官方網站發文表示商品房庫存較大城市,可采取發放購房補貼、先租后售、與政府共有產權等方式促進居民購房。但是在經過媒體報道后,時隔一天,國家發改委就撤回了發放購房補貼的表述,并表示這是部門提出的下一步建議,并不代表一定會實行。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媒體報道后,社會輿論對買房發補貼的行為表現出了較大的反對情緒。大多數人認為買房發補貼的行為不同于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已經屬于窮人補貼富人的行為了。而發改委快速修改此表述的做法,也可以看出發放購房補貼一事還是比較敏感的。那么買房發補貼從政策角度是否正確,如果錯誤又錯在哪里呢?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政策的公平與否不能取決于覆蓋人群的多寡。僅以購房者為少數人,而多數人當前不購房所以無法享受購房補貼,來評論發放購房補貼的片面性和公平性是不準確的。更為客觀的分析方法是每個人獲得政策紅利的機會是同等的,即每個人都可以享有此機會,但是具體他是否去兌現自己的權利則由其個人決定。 以當年的家電下鄉為例,家電是國內絕大多數人都買得起的,他們是否更換自己的家電則取決于個人考慮。有了補貼,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農村地區老舊家電的更新,對于消化庫存和提高群眾生活質量都是有好處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參與的機會性相對均等,因此可以算是基本公平的。 但是購房補貼就不是如此了。不僅購房者在人數統計上是絕對少數,而且從購房機會上來說,并不是人人都享有此機會的。相當一大部分無房戶不是不想買房,而是買不起房。如果真能夠湊合一下買得起房的話,那么東湊西湊一點早就買了,不會等到現在。 同時,在當前的社會輿論中,由于房價過高,所以人們給買得起房的已經貼上了富人的標簽。這樣一來,給購房者發放購房補貼,鼓勵他們買房的做法,在大多數人看來就等同于了給富人發放補貼,讓他們去購買更多的住房。這對于無房戶和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不可接受的政策。 當然除了獲得機會的平等性外,補貼弱勢群體和大多數人可以成為政策的間接受益人也可以看做政策公平的表現。但是很遺憾的是,購房者怎么看都不像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感覺不到像節日機動車高速免費政策中大多數人可以間接受益的情況。因此,買房發補貼是十足的不公平政策。 在西方一些國家,當地政府對于青年人群體買房是有補貼的。不過這是建立在購房并不算奢侈行為,且大多數人承受得起,只不過不愿購房的情況下。而至于我國的現實國情,購房補貼還是算了吧。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上一篇:一年來房價漲跌分布圖:深圳漲價超四成 三亞跌幅最大
下一篇:房地產稅知易行難 立法和清費兩大前提尚均不具備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