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購后的樓市趨冷 房價下行已是大勢所趨 |
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在新建商品住宅方面,環比價格下降有68個城市,僅廈門上漲。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環比跌幅都在1%左右。在二手房方面,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67個,持平的2個,上漲的1個。 從統計數據來看,8月份70城新房價格有68城環比下降,其中兩個信號值得關注:一者,一直被認為房價最為堅挺的四大一線城市全線下跌;二者,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均普遍下降。由此表明,房價已經在僵持中進入了下行空間。 當然,數據面上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房價都在下降,但下調幅度并不明顯。也就是說,雖然房價下行,卻并未跌到去年同期水平。這表明房地產市場的意志博弈仍在僵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全國僅剩北上廣深以及珠海、三亞和南京7個城市尚未取消限購政策。在這種政策松綁的背景下,很多城市房價下跌,背后是消費者意志在房地產市場中終于迎來了些許“話語權”。可以預見,在“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支配下,以及商品房消費逐漸回歸居住屬性,消費者意志促動房價下調的力量會越來越明顯。 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正在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按照建設周期,大批保障性住房逐漸投入使用。同時,基于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和迫于防通脹的壓力,貨幣政策不可能再大規模“放水”,資金信貸也不大可能或者說沒有能力給予房地產市場太多利好。這無疑要加重地產商資金鏈的緊張程度。 取消限購后的樓市趨冷,說明多年來高燒不退的樓市虛火業已降溫,房價下行已是大勢所趨。當此之時,正是出臺房價長效調控機制的時候,既要防房價反彈或者高燒,又要防斷崖式“崩盤”。同時,亦需抑制地方政府“燒錢式”的行政沖動,使其逐漸走出“土地財政”的泥沼,為房地產市場釜底抽薪。(京華時報) |
上一篇:房產步結構性調整期 地方債局部風險隱患再次凸顯
下一篇:限貸松綁呼聲四起銀行反應冷淡 房貸業務被指成雞肋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