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價格全線上漲 房企境內外發債規模更替 |
對于房地產這類資金密集型行業而言,融資環境的變化會令房企對融資方式迅速進行改變,而其中A H類上市房企就存在相對性優勢。 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房企資金成本全線上漲是大概率事件。這從四季度債券融資情況可見一斑。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樓市進入深度調控后,合計3個月間,房企債券融資僅1100億,相比3季度的3480.7億下調了68.4%。不僅如此,12月來發行的債券利率均在4.2%-5.5%之間,比9月前4%有所上行。房企融資總量也在減少。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企融資難度在加大。2016年房企在各種渠道獲得低價格資金,債券是其中價格最低的資金來源,在年底的2個月內發債難度加大,對房企來說將明顯提高資金價格。 這導致同一時間段內房企境外發美元債規模與利率雙雙上漲。統計顯示,去年12月40家典型房企中有10家完成外幣融資,其中9家為A H上市房企。境內銀行貸款雖然是上市房企的主要融資方式之一,但2016年12月房企貸款總額達88.03億元,環比縮減24.05%。 整體看,海外融資難度越來越大,一旦內地債券融資壓力增加,對房企來說,將明顯增加資金壓力。 房企融資變化 房企在2016年融資情況呈現大起大落態勢。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統計,2016年房企融資額度達11376.7億,這也是歷史首次突破1萬億的年份。去年7月房企發債1223.76億,8月融資1096.53億,年底卻發生大轉折。12月全月,房企債券融資僅126.7億,跌入全年最低點。 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渠道和方式也發生明顯變化。同策咨詢《2016年12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資報告》(簡稱《報告》)指出,2016年12月上市房企融資活動頻率增加,融資渠道多元化,各渠道所占融資額度大幅調整,境內再融資成為當月最主要融資方式(42.36%)。 《報告》披露其他主要融資方式包括:境內銀行貸款(占比12.26%)、海外發債(10.50%)、中期票據(7.55%)、海外銀行貸款(4.58%)等。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出,2017年初,房企發債的規模與體量正大幅縮水,利率有所回升;以美元為主的渠道融資規模相比去年9月份之前有明顯增加。 2016年12月,美元融資20.36億,大約為141.49億元人民幣,是11月美元融資的10倍之多。《報告》顯示,在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監測樣本中,有10家房企在12月完成了外幣融資,其中9家為港股上市或A H股上市房企。 年初以來,中資美元債市已經先后有中國奧園、中國金茂、廣州富力、時代地產、仁恒置地5家房企發行/增發了美元債券,總規模20.35億美元,均為優先票據。換言之,房企面臨提前贖回的資金承壓。 分析稱,經歷了2016年10月和11月的相對“低潮期”后,房企已經悄然回歸美元債市,在發行淡季成為發行主力。 2016年12月下旬開始,合景泰富、當代置業、花樣年、龍光地產、旭輝控股、萬科在2016年最后三個星期共計發行/增發了15.85億美元債券。算上月初發行的融信1.75億美元和碧桂園3.5億美元債券,12月的單月發行量達到了21.1億美元,遠遠超過11月的2筆共計5億美元。 美元債之外,有房企拋出債權融資預案。比如陽光城、華夏幸福、金科股份等三家房企涉及不超過449億元的其他方式債權融資預案,融資方式包括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永續中票)等。 資金成本看漲 去年底至今,房企在境外發美元債受到投資者追捧,比如中國奧園發行2020年到期美元債,融資規模2.5億美元,獲得10倍認購。 多家房企獲得高倍認購,事實卻是美元債利率的調高,吸引了投資者關注。比如中國奧園發行兩年期美元債利率為11.25%,時代地產兩年期美元債利率高達12.625%。 《報告》稱,2016年底大部分房企銀行授信、發債額度均受到限制。部分房企轉向境外渠道(仍偏好于債權融資),而部分房企則謀求子公司的股權融資。雖然相較于上市主體定增融資來說,未上市子公司引入股權投資手續更加便捷。但是就融資成本來看,通常來說股權融資的成本無疑會高出債權融資許多。 疊加最近全國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調控,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在內地融資渠道收窄的情況下,海外融資難度也在加大。 相比前幾次調控周期,此次房企在融資方面的轉變快速而果斷。張大偉分析指出,從各地樓市調控看,預計房企資金還會繼續受到壓力,這種情況下,發債等渠道還有可能繼續收緊,對房企來說,未來6-9個月很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問題,所以也要求房企加快銷售回籠資金。 來源:地產中國網 ![]() ![]() |
上一篇:2017年樓市五大看點:房地產稅有望獲得重大進展
下一篇:央行之后:一夜之間 樓市又傳來兩大消息!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