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利率新措施出爐 嚴厲舉措透露出一大信號 |
樓市、股市的暴發戶數量從今年開始會大幅下降,因為高杠桿被貼上禁令。 央行“加息”了。春節前后,央行三次提升MLF、SLF利率,看著升幅不大,但節前都發出信號,這是近幾年從未有過的嚴厲舉措。 不僅如此,央行還暫時停止了逆回購操作。2月4日之后,央行連續4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是逼著銀行還錢的節奏。截至2月22日,共有18500億元OMO+MLF到期,同時央行通過TLF解凍的約6300億元資金也將回歸凍結狀態。據Wind數據統計,整個2月份,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規模達1.73萬億元,加總起來,春節后一個月,金融機構需要向央行償還流動性約2.5萬億元。這錢怎么還,估計銀行比較頭痛,尤其是那些激進的中小商業銀行。 當然,有關部門已經解釋了,這是政策利率上調,而不是存貸款利率上調。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上行的走勢,與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存在較大差別。 管他是真加息還是假加息,貨幣在收緊、貨幣成本在上升,這是事實。 收緊貨幣的原因無外乎通脹壓力上升,資產泡沫增加,美聯儲加息壓力上升。但這三個原因都不是央行最近下狠手的直接原因。 美聯儲今年3月加息的概率不高,從房地產、股票市場看,泡沫正被逐步擠壓。那央行如此迅速地收緊貨幣的直接導火索是什么?是控制金融高杠桿率。 央行看到的數據,使央行不得不提高利率走廊——1月份的貸款實在太多,國金證券2月8日發布的研報認為,受“早放貸早收益”以及2016年末部分信貸需求延后影響,預計商業銀行1月新增信貸2.8萬億元、社融3.6萬億元,季節性高增長,后期隨著央行提高貨幣市場利率、加強MPA考核等多口徑監管以及地產銷售放緩,預計信貸擴張有所回落。春節前放了那么多錢,春節后央行必須盡快回收。 如果不收回,后果很嚴重。金融機構手里拿到錢,又沒有好的項目放貸,就會通過種種渠道進入虛擬經濟,或者利用高杠桿進行空手套白狼式的股權收購,又或者進入房地產市場讓房貸一飛沖天,再或者像2015年上半年一樣在背后支撐股票二級市場。 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銀行很可能把大把的資金交給幕后的隱身股東,讓這些資本大鱷在市場上翻云覆雨,想讓誰發財就讓誰發財。 2月7日的《中國證券報》發表的文章有些道理。文章認為,金融去杠桿已成為宏觀調控重中之重,在保證流動性基本合理需求之余,央行通過投放“短錢”、“貴錢”抑制杠桿套利、期限套利的操作取向不會變化。 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下行后,中國的暴發戶越來越多地來自于金融運作,只要貨幣收緊,接盤的就是散戶,這些人早就進行了全球資產配置。 防止年初瘋狂放貸,防止資金變相進入股票與房地產市場,是這次央行出擊的導火索。長期的原因,則是應對資本外流,防止美聯儲加息,防止PPI上升引起通脹壓力。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提高資金成本,讓各個行業在溫水里逐步適應高息環境,以免真正加息時手忙腳亂。但需要強調的是,央行一定會在去杠桿的同時保持市場總體穩定。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貨幣方向發生變化,但央行在控制節奏。最近30天,上海銀行間1個月以上的貨幣拆借利率顯著上升,但1個月以下的短期拆借利率基本保持穩定,市場不恐慌、不崩盤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 指望在樓市、A股市場大跌抄底的人,別做那不著調的美夢,看看債務有多少。指數不會大幅下行。在區間內波動完成去杠桿的過程,是可以預測的最穩妥的轉型過程。 去年以來,政策已經非常明確,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通過A股市場、樓市成為暴發戶的人會越來越少。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上一篇:買房不要有這五大觀點,不然很難買房
下一篇:各地樓市雞年開門為啥不紅?2017年樓市將走向何方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