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兌現減負承諾 建筑工程質量保證金降至3%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新的降費措施,要求兌現全年為企業減負萬億元的承諾;部署新建一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 會議確定,在今年已出臺4批政策減稅降費7180億元的基礎上,從今年7月1日起,一是將建筑領域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二是清理能源領域政府非稅收入電價附加,取消其中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降低25%;三是降低電信網碼號資源占用費、農藥實驗費、公安部門相關證照費等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四是暫免征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費。 采取上述新措施,預計每年可再減輕企業負擔2830億元,合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其中降費占60%以上。會議要求,要加強督促檢查,盡快把減稅降費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到實處,讓廣大企業真正受益。下一步,各級政府要建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財政補助事業單位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國務院主管部門要在7月1日前上網公布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實現全國“一張網”動態化管理,從源頭上防范亂收費,決不讓已“瘦身”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反彈。 北京市地稅局高級經濟師王紅艷等人近期撰文稱,減稅降費重在“降費”,如果考慮到財政支出長期以來具有的剛性特征,以及民眾收入水平提高后對公共福利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從長期來看,中國繼續大規模減稅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是“降費”的空間還是很大,因為非稅收入占比太高,如清理不合理收費項目、減少或合并一些政府基金收費項目、調低社保費費率、降低制度性隱性成本等。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認為,置于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之下,并且以實際效應優劣作為選擇的標尺,排在第一位的選擇應該是政府支出與稅費收入一起減。只有減稅降費與削減政府支出聯動,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減稅降費。一方面,只有如此操作,才可落實資源配置權的實質讓渡;另一方面,也只有如此操作,才可保證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可持續性——在減輕當期企業稅費負擔的同時,不因此而加大未來的企業稅費負擔。 此外,會議還部署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要求今年在創業創新基礎較好、特色明顯、具備示范帶動作用的地方、高校院所和企業再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形成覆蓋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一二三產業及新興和傳統產業、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包括農民工返鄉創業、海外人才來華創業在內的各有側重、各具優勢的創業創新格局。鼓勵在“雙創”示范基地開展專業化審批服務,推行商標網上申請和電子營業執照。逐步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事前審批和備案管理。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推動老舊商業設施、倉儲設施、閑置樓宇等轉為創業孵化基地。 來源:證券時報 ![]() ![]() |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已變天 今年這三類房產買不得
下一篇:買房選樓層的秘密:哪層賺哪層賠?這幾個特殊樓層要慎買!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