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31部委聯手出擊樓市:這些人慌了 |
房地產領域再迎重磅消息!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國土資源部等31部委聯合簽署了《關于對房地產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推出37條懲戒措施,對失信的房地產企業、個人進行聯合懲戒。 聯合懲戒對象 聯合懲戒對象主要指在房地產領域開發經營活動中存在失信行為的相關機構及人員等責任主體(以下簡稱懲戒對象), 包括: 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物業管理企業(以下統稱失信房地產企業); 2.失信房地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對失信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從業人員(以下統稱失信人員)。 37項懲戒措施 (一)依法限制或者禁止懲戒對象的市場準入、行政許可或者融資行為 1.限制取得政府供應的土地。 2.限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3.限制取得生產許可證。 4.限制取得房地產項目開發規劃選址許可、環境影響評價許可和“三同時”驗收許可、水土保持方案許可和設施驗收許可、施工許可、商品房預(銷)售許可、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等。 5.限制其新的重大項目申報的審批、核減、停止撥付或收回政府補貼資金和保障資金。 6.限制科技項目的申報和審批。 7.從嚴審核企業債券的發行,從嚴審核發行公司債券,將懲戒對象的失信行為作為股票發行審核及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單位公開轉讓審核參考。 8.禁止作為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 9.限制發起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創業投資公司、互聯網融資平臺等機構。 10.限制參與政府投資公共工程建設的投標活動。 11.限制或者禁止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依法取消已獲得的特許經營權。 12.禁止懲戒對象在法定期限內擔任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已經擔任的依法責令辦理變更登記。 13.限制注冊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 14.限制招錄(招聘)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15.限制登記為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 16.將懲戒對象的信用信息通報金融機構,作為其評級授信、信貸融資、管理和退出的重要參考依據。 17.供納稅信用管理時審慎性參考。 18.在審批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期貨公司的設立及變更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時,將其失信信息作為審批的參考。 19.依法限制擔任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對其證券、基金、期貨從業資格申請予以從嚴審核;對已成為證券、基金、期貨從業人員的予以關注。 20.在境內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或相關人員成為股權激勵對象事中事后監管中予以關注。 21.限制其在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執業;限制取得認證機構資質,限制獲得認證證書。 22.在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的事中事后監管中予以關注。 23.限制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二)停止執行懲戒對象享受的優惠政策,或者對其關于優惠政策申請不予批準 24.限制、暫停或取消政策性資金支持。 25.停止執行投資等領域優惠政策。 (三)在業績考核、綜合評價、評優評先表彰等工作中,對懲戒對象予以限制和約束 26.將懲戒對象失信行為作為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參考。 27.取消懲戒對象參加評優評先資格,不得向懲戒對象授予“文明單位”、“道德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在失信行為發生后獲得榮譽稱號的予以撤銷。 (四)其他懲戒措施 28.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公示懲戒對象的失信行為。 29.推動各保險機構將懲戒對象的失信記錄作為厘定保險費率的參考。 30.負有市場監管職能的各行業主管部門將懲戒對象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提高現場檢查、抽查比例和頻次。 31.作為選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合作伙伴的參考。 (五)加強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日常行政監管監察 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各級行政管理部門針對懲戒對象制定并落實以下措施。 32.加大現場執法檢查頻次; 33.將其作為重點監管監察對象,建立常態化暗查暗訪機制,不定期開展抽查; 34.約談其主要負責人,對其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強制進行相關業務培訓; 35.暫停其相關資質證書的評審,對已取得資質證書的,依法依規對其資質作撤銷或降級處理; 36.依法對懲戒對象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 37.發現有新的失信行為的,依法依規在自由裁量范圍內從重處罰。 來源:樓市頭條 ![]() ![]() |
上一篇:樓市大消息!住建部權威發話 這幾類人賺大發了
下一篇:下半年樓市怎么走?調控繼續、租售并舉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