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宣布四大“開放新政”!上海獲得重大利好 |
4月10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亞洲博鰲論壇主旨演講中,宣布了中國最新的“四大開放新政”,其中上海將成為最大贏家! 這“四大新政”是: 第一,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
第二,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第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第四,主動擴大進口。
此外,在主旨演講中習主席還表示: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12月舉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鄧小平的領導地位,也正式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人們普遍預期,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中央將宣布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以推動全球化的進程。此次博鰲論壇上公布的“四大開放新政”,基本符合人們的預期。不過我個人看法是,在年底之前還有一些新舉措會公布。比如,粵港澳大灣區等等。 從此次宣布的內容看,上海顯然是最耀眼的明星。 第一,中國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港已經確定落戶上海,這在習主席的主旨演講里也有提及。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曾在《人民日報》撰文,這樣來定義自由港:“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較典型的自由港。” 也就是說,與已有的保稅區、自貿區相比,自由貿易港在海關監管、稅制安排等方面更為特殊。一方面,開放度最高,另一方面,設立條件最為嚴格,對監管的精準化要求也更高。 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已經明確將“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這是中國內地的第一個自由港。 第二,非同尋常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落戶上海,上海再次扛起了代表中國對接世界的大旗。 過去幾十年,代表中國和世界貿易的城市是廣州,展會是“廣交會”。廣交會最初的名稱是“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1957年創辦,主要功能是出口創匯,獲得貿易順差。從2007年開始,“廣交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增加了“進口”的內容,但主要功能還是出口。 相比之下,上海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三大不同:
雖然未來“廣交會”和“上交會”將并存,但很顯然“上交會”代表著中國復興的第二個階段——“資金、產能走出去”的階段,或者說是“一帶一路”的新時代。 而且習主席強調,這“不是一般性的會展”,是“大平臺”,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 此外,在“四大開放新政”最有價值的金融開放方面,上海也將顯著受益,未來涌入中國的國際金融機構,將有相當一批會把中國區總部設在上海。外資對于上海,顯然帶有一種偏執性的熱愛。 順便說一句:那些唱衰上海的言論,可以休矣。上海的確在新經濟上落后于北京,并開始被深圳、杭州逼近,但整體而言上海的“新經濟指數”仍然可以位居亞軍。至于匯聚的資金總量,上海仍然相當于1.6個深圳,2個廣州,或者3個杭州。 至于上海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仍然跟北京并駕齊驅,甚至在有些方面還略微超過北京。 來源:博聞財經 ![]() ![]() |
上一篇:國家發改委:主題公園用地方式嚴禁劃撥
下一篇:北京市住建委:共有產權房不得拒絕組合貸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