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
國建筑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裝配式建筑是行業發展的必然之路。為什么這么說?本文主要從社會、行業層面進行分析。 從建國初期第一次提出要實行建筑工業化到如今,已經70余年了。直到今天,建筑工業化才算是真正成為全民追捧的寵兒,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想加入進來。不管是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還是行業內的、行業外的,都是拼命地想擠進去。 為什么這么多企業都對建筑工業化這么癡迷呢?原因主要有3個:
1.抓住政策紅利 眾所周知,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相關利好政策不斷加碼。國務院、住建部發布的若干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和“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的發展目標,并指出各省市應加快落實重點任務,強化保障措施,促進裝配式建筑的全面發展。 隨著中央對于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的不斷明確,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國多地出臺了裝配式建筑專門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6個方面: (1)在土地出讓環節明確建筑項目產業化面積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中必須確保一定比例采用預制裝配式方式建設; (2)多種財政補貼方式支持產業化試點項目,包括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扶持產業化項目、優先返還墻改基金、散裝水泥基金;對于引進大型產業化專用設備的企業享受貸款貼息政策,利用節能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化示范項目;享受城市建設配套費減緩優惠等等; (3)對產業化項目建設和銷售予以優惠鼓勵。如將產業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設項目成本;在商品房預銷售環節給予支持;對于產業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項目給予面積獎勵等; (4)通過稅收金融政策予以扶持。如將構配件生產企業納入高新技術產業,享受相關財稅優惠政策;部分城市還提出對產業化項目給予貸款扶持政策; (5)大力鼓勵發展成品住宅。各地積極推進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開發企業對全裝修住宅負責保修,并逐步建立裝修質量保險保證機制; (6)以政府投資工程為主,大力推進產業化試點項目建設。如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勵保障性住房采用預制裝配式技術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從國外發達國家的建筑工業化之路可以看到,政策的大力推動勢必會將這一行業推上風口。任何企業只要進入風口,都能分得一杯羹,這就是所謂“站在風口的豬都能飛起來”。所以眾多企業紛紛想擠進來,成為第一批享受政策紅利的人。 (二) 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 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確重點應用領域,建立與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減少建筑垃圾,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鼓勵景區、農村建筑推廣采用現代木結構。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逐步推廣智能建筑。 2.保護既有市場 對于當前處于建筑業一線地位的建筑企業來說,裝配式建筑發展這條路似乎除了想盡辦法進入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1)建筑工業化不是一個新的市場 一旦沒有抓住現在的機會,那么未來自己在建筑企業的優勢地位就會喪失。目前建筑業房屋建筑新開工面積約每年50億平方米,這樣的數據已到“峰頂”,未來會逐步下調,若未來5年-10年,房屋建筑新開工面積以每年2-3億平方米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之后,每年的新開工面積將穩定在30億平方米左右,如果這其中的30%用裝配式的方式來建造的話,那么裝配式建筑的開工面積將達到10億平方米。若以2000元/平方米的造價計算,預計到2025年建筑產業現代化市場規模將達到每年2萬億元。即使我們按照平均30%的單體預制率來計算,純粹裝配式建造方式的市場規模也有6000億元。這個數據有多大?他基本接近中國最大的2家建筑企業——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2017年營業收入之和。這么大的市場一旦丟失,將可能直接影響當前身處一線的建筑企業地位。 (2)工程總承包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兩年來,工程總承包作為促進工程建筑提質增效、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建筑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推進。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出:“深化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推廣工程總承包制”,同年,住建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倡導建設單位應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其中,政府投資項目和裝配式建筑應積極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因此,增強工程總承包能力將是大型建筑企業擴大規模、占領高端市場的必然選擇。 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統性特點決定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必然要求全產業鏈協同,實現設計、生產、施工等環節的有效銜接。在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設計、施工和部品部件生產企業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健全管理體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設計、施工、生產、采購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型”。 因此我們看到,在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迅猛擴張的情況下,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為切入點,是帶動工程總承包業務規模發展、提升工程總承包業務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據估計,視裝配率的高低不同,構件收入拉動施工總承包合同的比例在1:5到1:15之間,拉動工程總承包合同的比例還要更高。 所以,對于部分建筑企業來說,不管是為了維持當前的企業地位不變,還是為了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為切入點帶動工程總承包業務,建筑工業化都必須進。
3、搶占發展先機 目前,裝配式建筑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對于任何新興市場而言,誰能搶占先機,誰就最有可能占領這個市場。而對于建筑工業化,搶得頭籌似乎更為重要。因為建筑工業化的市場集中度比傳統建筑模式要高,國內傳統領域的建筑企業有8萬多家,建筑工業化領域能夠做總包的企業約800家左右,二者相差近100倍。這就意味著如果建筑企業沒在此時處于初期的時候進入市場,那么未來可能根本沒有任何機會能夠再次進入了。 近年來,許多傳統建筑企業紛紛布局建筑工業化,建立起多個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基地,建筑工業化領域已經開始出現競爭。目前中建科技、遠大住工、中民筑友等大型PC企業紛紛加快了全國布局的步伐,憑借在建筑工業化領域積累的技術、管理和品牌優勢等迅速擴張。 進入一個行業的最佳時間點莫過于市場爆發的前夜,既不用為等待市場機會而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又能抓住迅速凸顯的市場機會。在政策強力推動的今天,任何猶豫、遲疑,也許都會丟失最佳的進入時機。事實上,現在準備進入裝配式建筑領域的企業數量很多,方式多樣,思路不斷創新,再有遲疑,則裝配式建筑市場已經萬紫千紅,那時也許已經太遲。 2018裝配式建筑勢不可擋!全國23省出臺最新扶持政策和補貼標準
在這里了解裝配式建筑
北京市 目標:到2018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對于實施范圍內的預制率達到50%以上、裝配率達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資項目予以財政獎勵;對于未在實施范圍的非政府投資項目,凡自愿采用裝配式建筑并符合實施標準的,按增量成本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獎勵,同時給予實施項目不超過3%的面積獎勵;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等。
3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一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的新建建筑。 二是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城六區和通州區地上建筑規模5萬平方米(含)以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商品房開發項目。 三是在其他區取得地上建筑規模10萬平方米(含)以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商品房開發項目。
上海市 目標:以土地源頭實行“兩個強制比率”(裝配式建筑面積比率和新建裝配式建筑單體項目的預制裝配率),即2015 年在供地面積總量中落實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不少于50%;2016年外環線以內符合條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外環線以外超過50%;2017年起外環以外在50%基礎上逐年增加。 補助:對總建筑面積達到3 萬平方米以上,且預制裝配率達到45%及以上的裝配式住宅項目,每平方米補貼100 元,單個項目最高補貼1000 萬元;對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給予不超過3%的容積率獎勵;裝配式建筑外墻采用預制夾心保溫墻體的,給予不超過3%的容積率獎勵。
廣東省 目標: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中心城區比例達到15%以上,全省其他地區比例達到10%以上;到2025年,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中心城區比例達到30%以上,全省其他地區比例達到20%以上。 補助:在市建筑節能發展資金中重點扶持裝配式建筑和BIM應用,對經認定符合條件的給予資助,單項資助額最高部超過200萬元。
江蘇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30%以上。 補助:項目建設單位可申報示范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三類,每個示范工程項目補助金額約150~25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可申報保障性住房項目,按照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混凝土結構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不低于40%,鋼結構、木結構建筑預制裝配率不低于50%,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獎勵300元,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800萬元/個
浙江省 目標:到2020年,浙江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達到30%。 補助: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裝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對于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企業繳納的質量保證金以合同總價扣除預制構件總價作為基數乘以2%費率計取,建設單位繳納的住宅物業保修金以物業建筑安裝總造價扣除預制構件總價作為基數乘以2%費率計取;容積率獎勵等。 1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2016年10月1日起,全省各市、縣中心城區出讓或劃撥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實行全裝修和成品交付。
湖北省 目標:到2020年,武漢市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襄陽市、宜昌市和荊門市達到20%以上,其他設區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農架林區達到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2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一是自2017年7月1日起,全省新建公共租賃住房實施裝配式建筑全裝修。 二是到2020年,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和荊門市新建住宅全面實現住宅全裝修。
山東省 目標:2017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左右;到2020年,濟南、青島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其他設區城市和縣(市)分別達到25%、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以上。 補助:購房者金融政策優惠;容積率獎勵;質量保證金項目可扣除預制構件價值部分、農民工工資、履約保證金可減半征收等。 2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一是全省設區城市規劃區內新建公共租賃房、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等項目; 二是政府投資工程。
湖南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財政獎補;納入工程審批綠色通道;容積率獎勵;稅費優惠;優先辦理商品房預售;優化工程招投標程序等。 3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一是政府投資建設的新建保障性住房、學校、醫院、科研、辦公、酒店、綜合樓、工業廠房等建筑; 二是適合于工廠預制的城市地鐵管片、地下綜合管廊、城市道路和園林綠化的輔助設施等市政公用設施工程; 三是長沙市區二環線以內、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以及其他市州中心城市中心城區社會資本投資的適合采用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項目。
四川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裝配率達到30%以上,新建住宅全裝修達到50%;到2025年,裝配率達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新建住宅全裝修達到70%。 補助: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安排科研經費;減少繳納企業所得稅;容積率獎勵等。 1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橋梁、鐵路、道路、綜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設中,除須現澆外全部采用預制裝配式。
河北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優先保障用地;容積率獎勵;退還墻改基金和散裝水泥基金;增值稅即征即退50%等。 1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從2017年開始,政府投資的醫院、敬老院、學校、幼兒園和場館等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裝配式建筑。
安徽省 目標: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5%;到2025年,力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福建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25年,全省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 補助:用地保障;容積率獎勵;購房者享受金融優惠政策;稅費優惠等。 1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從2019年起,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市國有投資(含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的新開工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辦公綜合樓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
江西省 目標: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中心城區比例達到15%以上,全省其他地區比例達到10%以上;到2025年,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中心城區比例達到30%以上,全省其他地區比例達到20%以上。 補助:在市建筑節能發展資金中重點扶持裝配式建筑和BIM應用,對經認定符合條件的給予資助,單項資助額最高部超過200萬元。
河南省 目標:到2017年,全省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單體預制化率達到15%以上。 補助:對獲得綠色建筑評價二星級運行標識的保障性住房項目省級財政按20元/㎡給予獎勵,一星級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規模的執行定額補助上限,并優先推薦申請國家綠色建筑獎勵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實行優惠返還政策等;容積率獎勵。
甘肅省 2類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一是政府投資的部分公共建筑,大跨、超高建筑及城市橋梁中強力推廣使用鋼結構或型鋼混凝土結構; 二是工業廠房全面采用鋼結構。
山西省 目標: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執行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優先安排建設用地;容積率獎勵;工程報建綠色通道等。
陜西省 目標:到2020年,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榆林市、延安市城區和西咸新區等重點推進地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給予資金補助;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筑項目和產業土地供應;加分企業誠信評價,并與招投標、評獎評先、工程擔保等掛鉤;購房者享受金融優惠政策;安排科研專項資金等。
海南省
目標:到2020年,全省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的新建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0%,全省新開工單體建筑預制率(墻體、梁柱、樓板、樓梯、陽臺等結構中預制構件所占的比重)不低于20%,全省新建住宅項目中成品住房供應比例應達到25%以上。 補助: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安排科研專項資金;享受相關稅費優惠;提供行政許可支持等。
吉林省 目標:到2020年,創建2~3家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不少于300萬平方米;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補助:設立專項資金;稅費優惠;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園區)、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用地等。
貴州省 目標: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業完成總產值1200億元以上,完成增加值4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業總產值達2200億元以上,完成增加值600億元以上,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15%以上。 補助:對列入新型建筑建材業發展規劃的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優先安排土地指標,優先在城鄉總體規劃中落實用地布局。對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項目,由省級直接安排下達年度計劃指標,各市(州)政府和貴安新區管委會統籌優先保障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實行“點供”。
云南省 目標:到2020年,昆明市、曲靖市、紅河州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20%,其他每個州、市至少有3個以上示范項目;到2025年,力爭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其中昆明市、曲靖市、紅河州達到40%。 補助:稅費減免;優先放款給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優先安排用地指標等。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或其他公眾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 ![]() |
上一篇: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本質區別!
下一篇: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