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言人:貫徹房地產調控決策是堅決的、一貫的 |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對于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的《關于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的通知》,是否意味著目前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出現了一些變化。 對此,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國家發改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房地產調控決策部署的態度是堅決的、一貫的,在核準企業債券過程中,我們將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的相關政策。按照中央精神,目前只支持有關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等領域的項目,并不支持商業地產項目。《通知》明確要求,優質企業的生產經營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同時要求,發行人應公開披露募集資金擬投資的項目清單,而且,我們還有明確的事中事后監管措施,相信通過這些環節控制,能夠確保所募集資金的用途依法合規,符合政策要求。 12月1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建筑業、房地產業營業收入大于300億元的企業進行發債融資。 《通知》提到,國家國家發改委將支持信用優良、經營穩健、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或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優質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發行優質企業債券,實行“一次核準額度、分期自主發行”的發行管理方式;優質企業債券實行“即報即審”,安排專人對接、專項審核。 在參考標準中對于房地產企業的要求為,資產總額大于1500億元,營業收入大于300億元,不超過所在行業資產負債率重點監管線;未明確重點監管線的,原則上資產負債率不得超過85%。 另外,最近有關特色小鎮有一些負面報道,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對于特色小鎮的發展,孟瑋指出,最近一個時期,有關特色小鎮的負面報道見諸報刊網站,比如,特色小鎮失去“特色”,特色小鎮“穿衣戴帽”造假等等。 對于特色小鎮,一是要正確認識。特色小鎮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的新抓手,是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可以說,這兩年,各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借鑒浙江經驗,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激勵,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業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對于激發新經濟發展活力,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促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要正視問題。隨著特色小鎮建設的全面推進,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地方走樣變形的問題逐步暴露出來,有的地方濫用概念、名不副實,什么項目都往“特色小鎮”里裝;有的產業不夠、房地產來湊,房地產化不良傾向抬頭等等,這些都違背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也引發了大量的社會負面輿論。 三是要及時糾偏。針對這些突出問題,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有力舉措。去年印發《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今年8月印發《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提出了若干規范管理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對標對表、認真查擺問題、切實加以整改。這兩份文件印發后,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已經逐步回歸理性,糾偏工作取得一定實效。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切實強化對特色小鎮的統籌指導、統一行動,抓緊健全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 一方面,統一規范地方創建工作。特色小鎮主體是在地方,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引導各地區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堅持遵循規律、控制數量、提高質量。在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一次性剔除行政建制鎮,推進特色小鎮內涵正本清源,防止已公布的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自我宣傳為國家級特色小鎮的行為。在市縣創建名單中,引導市縣政府整改或淘汰濫用概念的不實小鎮,以及特色不鮮明、質量不高的問題小鎮。規范取締企業隨意把不符合小鎮標準的項目冠名為小鎮的行為。 另一方面,統一優化部門創建工作。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要堅持統一步調、協同發力。下一步,有關部門將按照特色小鎮工作整體安排,統一整合優化創建政策,研究制定特色小鎮原則性內涵標準,既要強化規范糾偏,又要強化典型引路,鼓勵各地區大膽探索,創造更多更好的可復制經驗,確保特色小鎮沿著正確軌道前行。 來源:澎湃新聞網 ![]() ![]() |
上一篇:40條工程資料審批意見,史上最標準版!
下一篇:11月全國樓市轉冷趨勢不變 觀望情緒增加成交乏力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