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量過大 三四線城市樓市前景堪憂 |
由于一線城市商品房銷量占全國銷售的10%左右,目前市場對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增速好轉爭議不大,但市場對三四線城市銷售好轉存在疑慮。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潛在供應仍然太大,因此不可盲目樂觀。 2014年樓市低迷,但四季度大城市住宅成交量逆轉。30城數據顯示,12月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比樓市復蘇的2012年和繁榮的2013年同期還要高。市場反彈之強,讓不少看多的專家也感驚詫。一項關于一二線35個城市的房價預期的調查顯示,一年之后相比現在,認為房價小漲的比例為51%,小跌的比例為28%。 對于2015年樓市和房價的預測紛至沓來,對于一二線城市的復蘇,看漲已經成為普遍的聲音。地產專家楊紅旭直截了當地說“2015年一線城市必漲”。多數業內人士預測,2015年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將會顯著減弱。而這一判斷主要是基于近期各項數據的回暖。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進入2014年10月后,全國樓市一改持續多月低迷的局面,成交量確實開始回升。其中,作為樓市風向標的一線城市尤為明顯。從數據上看,CREIS中指數據顯示,10月42個主要城市成交量達241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2.6%,創年內新高。此外,從更能準確反映房地產市場走勢的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數據來看,11月其同比增速轉為正增長。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預計,“2015年二季度統計局的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同比增長也將轉正。鑒于商品房銷售回歸正增長對房地產投資具有積極影響,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超預期,同比增長可能達到10%。” 在系列政策微調的推動下,自2014年10月以來,商品房成交面積增速確有改善,且這一勢頭仍在延續。從統計局數據來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2014年10月、11月成交面積環比增速均達到10%,顯著強于往年同期均值。另外,去年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較10月有所放大,為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從過往經驗來看,在房地產銷售周期的轉折點附近,30個大中城市的局部的銷售數據比全局的數據反應更迅速。 那么,一二線城市銷售好轉,是否會帶動三四線城市好轉? 由于一線城市商品房銷量占全國銷售的10%左右,目前市場對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增速好轉爭議不大。2014年11月北上廣深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3%,但市場對三四線城市銷售好轉存在疑慮。專家認為,根據過往數據來看,當前一線城市銷售回暖,可能是三四線城市銷售好轉的前兆。背后的邏輯可能是,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如果貨幣政策變化,對不同等級的城市的銷售均會有影響。三四線城市今年下半年很可能也會走出上行趨勢,但應注意的是,由于這些地方潛在供應仍然太大,因此不可盲目樂觀。經濟學家馬光遠就表示不是十分看好三四線城市地產的前景,他坦言,未來只有20%的城市住房具有投資價值,而這20%更多會出現在一二線城市,即便房貸政策出現微調,受益的也就是這20%。 (南方日報) |
上一篇:寬松信貸支撐高房價 2015年一線房價或漲7%
下一篇:報告:2015限購或全面退出 房價軟著陸為主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