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一步步學習手工鋼筋算量 |
框架梁 A. 首跨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剪力墻墻身 A. 水平鋼筋 1、墻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 當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B. 豎直鋼筋 1、首層墻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墻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墻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4、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C. 拉筋 1、長度=墻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墻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注:墻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墻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例:(8000*3840)/(600*600) 剪力墻墻柱 A. 縱筋 1、首層墻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墻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墻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1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2基礎內箍筋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間層 1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03G101-1中,關于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3.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 在軟件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上一篇:招投標全過程,這些問題必須特別注意!
下一篇:買房必看:什么樣的戶型才是好戶型?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