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的最大秘密丨可惜沒幾個人知道 |
央行將釋放出7萬億新增貸款額度,而09年中國出臺了“4萬億”刺激政策,7>4,所以樓市要暴漲了?
來源:天天說錢 作者:劉曉博
近期樓市,有兩個聳人聽聞的說法:
說法一:央行廢除“存貸比”的剛性約束作用,將釋放出7萬億新增貸款額度。2009年中國出臺了“4萬億”刺激政策,7>4,所以樓市要暴漲了。
說法二:互聯網打垮了很多傳統(tǒng)產業(yè),讓他們原有的價格體系崩潰,所以通過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方式,可以將房價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我的看法是,這兩個說法充滿了漏洞,中間還偷換了概念,基本上是無稽之談。
先看說法一。沒錯,央行是要廢除“存貸比”的硬約束作用,我此前在本欄目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央行抬出一件重武器”,最早計算了這一做法可能釋放的貸款量,我當時的結論是4到5萬億。
為什么沒有7萬億?因為部分中小商業(yè)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通過定向降準,遠遠低于大銀行18.5%的水平。其次,現在銀行放貸積極性不高,企業(yè)申請貸款積極性也不高。多數銀行的存貸比都在70%左右,沒有頂格使用75%。所以,如果實體經濟不回暖,廢除存貸比也釋放不了多少貸款額度。4月份M2增速只有10.1%,就是最好的證據。
其次,釋放出幾萬億貸款額度,跟2009年“4萬億刺激政策”的威力也沒有辦法比。這種差異,跟“重炮”和“原子彈”的差別一樣大。2009年所謂“4萬億”僅僅是個象征性的說法,事實上投入的刺激資金,中央加上地方達到數十萬億。當年中國的廣義貨幣增速高達27.7%,而目前增速只有10.1%。也就是說,2009年央行印錢的速度是今年的2.77倍!
雖然目前住房商業(yè)貸款和公積金貸款的名義利率,低于2009年,看似非常驚人,但事實上2009年房貸可以打7折,目前最多85折。從利率杠桿上看,也是2009年更高。當然,還有絕對房價高低,以及存量房多少的巨大差異。
所以,即便廢除“存貸比”,再加上不斷降準,最終可以釋放出7萬億貸款額度,只要廣義貨幣M2增速不翻倍,房價也沒有可能全面回暖。
再看所謂眾籌壓低房價說,更是有人為了吸引眼球,充當“地產教父”而制造出來的,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互聯網金融的確壓低了民間借貸的成本,但跟銀行貸款比,仍然高出很多。眾籌、P2P對房地產企業(yè)來說,目前只能救急救命,如果你靠它們融資開發(fā)房地產,無異于自殺,因為成本太高。目前國家正在全力拯救房地產,未來在股市、債市上融資,成本顯然是最低的。
此外,房子跟手機、電腦不同,它是高度個性化、地域化的產品。同樣一線城市市中心的住宅,因為一條小馬路之隔,劃到了不同學區(qū),房價能差30%。這種產品,很難通過中國的“互聯網思維”來改變,只能通過德國的“工業(yè)4.0”來漸進式變革。
更何況,中國銀行體系的抵押品絕大多數由土地和房產構成,你想把房價全面壓低三分之一,政府會答應嗎,銀行會答應嗎?別忘了,中國最近30年來都在玩資產泡沫,這其實是我們GDP高速增長的秘訣。在廣義貨幣M2每年增速是經濟增速的兩倍,或者超過它5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房價的絕對價格很難被壓低。
事實上,我認為,如果以美元計價中國房價會很快階段性見頂,但如果按照人民幣計價,肯定是繼續(xù)漲下去,目前仍然看不到停止的時候。除非M2增速跟真實GDP的增速持平,甚至慢下來(每年不超過6%)。這才是中國房價的最大秘密,可惜沒有多少人知道。 su�Eti����W�wLine]>李宇嘉稱,在制度上,包括現有房地產稅制(如土地融資模式、房地產相關稅費)的作用績效和風險評價,過渡期的財政風險(如財政收入空窗)評估,以及向以房產稅為主的財產稅制轉變的預案設計。 如縮短出讓年期、完全的產權出讓探索,即不再規(guī)定70年或40、50年的產權,而是擁有永久性產權。 現行土地使用權期限的劃定,實行的是1990年擬定的暫行條例,并沒有形成土地管理法案,當前,年限的設定已然形成推行房地產稅的阻力,新法案取代《暫行條例》的時機已成熟。 此外,對現行稅制,李宇嘉認為,包括房地產行業(yè)綜合稅負評價,各環(huán)節(jié)稅種的梳理和減并,降低交易環(huán)節(jié)稅負,持有環(huán)節(jié)稅收種類的合并和綜合稅率制定,土地增值稅的改革和完善等都需要重新考量。
![]() |
上一篇:最新 | 中央將徹底取消房產證70年權限
下一篇:中央取消70年產權為不實消息 權威專家解讀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