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這幾城房價還要漲 三四線城市庫存仍高 |
北京晨報訊(記者 楊奕)土地供應量減少,“人為降溫”背后卻難掩開發商爭搶的熱情。7月,一二線土地市場繼續升溫,受供應量影響,熱點土地供應不多,成交額并未放大,但從成交溢價率看,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均創出了年內紀錄。 從6月25日開始的13天里,北京大興集中推出8宗地塊,無一例外遭到開發商哄搶,且皆以高樓面價成交,面粉價格已經接近或超過面包價。7月10日,安徽省合肥7月首場土地拍賣舉行,5宗地塊成交,其中,文一地產以470萬元/畝摘得肥東縣地塊,溢價率147.37%;禹洲地產以950萬元/畝競得新站區地塊,溢價率111.11%。同日,華潤置地以總價10.34億元競得福州馬尾一宗住宅地塊,折合樓面價6935.09元/平方米,溢價率91.84%。 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引發了一二線城市土地受到房企積極爭搶。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一線城市7月土地成交溢價明顯上漲,截至12日,成交的14宗土地平均溢價率高達38.14%,其中住宅類土地溢價率高達54.81%,均處于年內最高紀錄。二線城市成交的328宗土地平均溢價率也達到了23.69%,整體看,土地市場趨勢明顯向好。 拿地節奏可以反映出開發商對市場的判斷。從目前土地市場的表現來看,20大房企的大部分已經再次出現在土地市場上,針對三四線城市明顯過剩的風險,標桿房企開始回歸一二線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地產市場需求、供應、庫存、價格漲跌幅表現出不均衡現象,存在嚴重分化。一二線城市聚集了過多資源,供給和存量相比需求短缺,房價易漲難跌;三四線城市庫存絕對值過高,依然醞釀崩盤風險,“特別是降息后,一二線城市樓市資金面明顯好轉,從目前土地的成交情況,也可以看出房企對一二線市場的看多情緒。” ■背景 去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創新高 北京晨報訊(記者 楊奕)財政部日前公開的2014年全國財政決算預算顯示,2014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約為54114億元,為預算數的114.4%,大幅高于預期。北京晨報記者發現,高于預期的主要貢獻來源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014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的決算數為40479.69億元,決算數為預算數的117.6%,在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總盤子中占比近八成。 國有土地出讓金依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業內分析,房地產市場正面臨轉型,地方政府收入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依賴難以持續,首要原因就是土地供應的短缺。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多地公布的2015年土地供應計劃大多已整體“瘦身”。以北京為例,2015年度北京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總量4600公頃,比去年5150公頃總量減少。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減少27%,自住房在內的商品房供應面積也減少了25%。 (北京晨報) ![]() |
上一篇:施工技術丨高溫“燒烤模式”下,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
下一篇:百城價格指數繼續上漲 樓市回暖態勢有望延續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