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官員:有的地方房地產去庫存需5-10年 |
早報記者 計思敏“如果從宏觀經濟形勢上看,確實供求關系的變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承受的能力。所以整個中國經濟所謂"斷崖式下跌"和房地產的發展形勢是有直接關系的。”12月1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發表了上述講話。 李鐵指出,這種庫存,“恐怕不是我們想象的一兩年、兩三年,有的地方恐怕要花五到十年才能化解。” 今年以來,雖然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好轉,但庫存面積仍在上升。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至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637萬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439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增加318萬平方米。 由于房地產所占領的空間面積、它的產業帶動性,比如房地產的下跌直接導致鋼材、水泥、玻璃、能源等需求的大幅下滑,波動造成的結果對經濟的影響較為明顯。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住房供應嚴重過剩,但這是市場在調節供求關系中必然發生的結果。只是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會有很大的區別。”李鐵這樣說道。 除此之外,對房地產而言,中國有它自身的特點,那就是政府的推動。李鐵稱,中國的房地產雖然發展快,但有一個問題,它是通過政府來推動的。在中國這種特色的經濟制度條件下,地方政府有強烈的利益動機,通過賣地、賣房子能拿到土地出讓金,最后又能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這種雙重推動,就導致房地產過快增長。”李鐵說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有這么強烈的推動力,同時又沒有各種制度的約束。這種過快的增長就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市場波動預期,也就對整個宏觀經濟形勢產生影響,從而造成下跌。” 對于解決上述問題,李鐵稱,“我們得承認這個波動的周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另外我們要調整過度追求盲目性利益為導向的發展機制,特別是斷掉政府財政利益需求這一塊,把政府調動資源來推動房地產這一閘門關掉。”同時,考慮強化農村集體土地利益,增加房地產商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者談判的成本;從金融、其他方面的改革調整整個經濟結構,“這樣會使我們經濟在轉軌過程中有序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來源:東方早報 ![]() |
上一篇:項目管理修煉的五重境界,你到哪一重了?
下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新的住房改革思路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