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營改增或明年推行 財政部或定稅率為17% |
房地產行業營改增最晚明年或將推行。2012年1月1日起試點的營改增被認為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目前僅剩房地產業、建筑業、金融業以及生活服務業等尚未實施營改增。 自2013年開始調研,房地產業營改增方案迄今仍難出臺,其難度之大,可見一斑。對于房地產業而言,除了直接影響稅負的稅率之外,與其他行業、稅種如何協調也是改革的難點所在。 稅率17%高不高 稅負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主要取決于稅率的設定。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對房地產營改增的稅率擬采用17%,而此前有消息稱為11%。這一稅率是否合理,對房地產行業來說,稅負是增加還是減少? “可以做一下對比。”一位供職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營改增試點中,有形動產租賃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是11%,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為6%。 不同行業的稅率確定的依據是什么?該專家稱,一方面要考慮行業本身的毛利情況,還要看其業務的縱向流程是不是有那么多可以抵扣的東西;另一方面,還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是不是鼓勵一個行業的發展。 “營改增試點中交通運輸業稅率是11%,房地產行業的進項比交通運輸業要多,毛利也高,而且在營改增之前大多數的生產型企業都是17%稅率,我們預計最后結果可能是17%。”該專家告訴本報記者,也不排除政府可能對房地產有特殊照顧,最后達成一個較低的稅率。 現行房地產業繳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的稅率為5%。此前,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間接稅主管合伙人胡根榮表示,在6%的增值稅稅率下,稅負降低;11%持平;17%則稅負增加,所以未來房地產業營改增后實施11%的稅率可能性比較大。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微博)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11%的增值稅稅率表面看比較高,但這是可以抵扣進項稅的,而5%的營業稅則是對全值繳稅。在不清楚具體的抵扣范圍之前,沒辦法判斷稅負上升還是下降。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或許會在11%~17%之間,再確定一個稅率。 具體到一個企業的稅負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前述專家告訴本報記者,這還要看企業的業務性質、銷售流程等細節問題。 比如說,一個在上海開發的房地產企業和一個在河南開發的房地產企業,前者的毛利大,銷售的量小;后者的毛利低,但是量大,兩者最終的銷售額相同。如果按照營業稅,那么兩者繳納數額相同;但如果按照增值稅,進項可以抵扣,就要看盈利程度和投資來決定稅負的多少。“這點來看,增值稅更公平。”上述專家說。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也告訴本報記者,在他看來,“營改增”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重復征稅,結構性減稅不是簡單的個別企業降低稅負,而是針對一個行業,最終是總體稅負減少,具體到一個企業是有增有減。 但前述專家也表示,相比營業稅,增值稅對企業來說可籌劃的空間更大。“企業可以通過運營模式的優化,讓可抵扣的項目最大化。比如說,涉及一個公司內部的業務部門,可以單設一個公司,為本公司提供服務。” 建筑、金融一起改 增值稅是一個全鏈條道道抵扣的問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個行業改革。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建筑業和金融業營改增與其息息相關,這也成為房地產營改增的一個難點。 從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報表看,主要的成本構成有三塊:一是土地成本,二是建筑成本,三是銀行貸款的利息支出。 “增值稅的原理是,我賣東西要交增值稅,但同時我買東西取得的進項稅發票可以去抵扣,如果建筑和金融不改的話,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就沒有進項稅可以抵扣,單環節稅負就重了。”中瑞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趙巖告訴本報記者。 前述專家認為,房地產和建筑業營改增必須同步推進。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今明兩年是稅制改革的關鍵時期,下一步營改增范圍將逐步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相應廢止營業稅制度,適時完成增值稅立法。 亦有財政部專家表示,電信業營改增之后,可能不會再一個一個行業地進行,而是有可能幾個行業一起推進,財稅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對房地產業、金融業等行業進行營改增調研。 至于建筑和金融行業的稅率如何確定,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要把行業放到全鏈條上綜合考慮,但也要結合行業自身的特性。 前述專家稱,建筑行業的毛利低于房地產行業,稅率或許會低于房地產,而金融行業本身可抵扣的項目不多,建筑業11%比較合理,金融6%較為合適。趙巖也贊同建筑業稅率為11%。 此前也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金融業、房地產、建筑業營改增后將執行統一稅率,即11%。 此外,土地成本如何抵扣,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趙巖對本報記者說,政府賣地是不交稅的,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則意味著這塊抵扣沒有,如果稅制設計中要考慮稅負問題,可以在這個環節進行一定的進項抵扣。 其他稅種受影響 營改增同樣會導致企業所得稅稅負的改變,這也是房地產業營改增過程中的一個難點。 趙巖告訴本報記者,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款所得額是由企業的收入減去成本,但是營改增之后,企業收入和成本兩個因素的數值都發生改變。 他以目前已經試點的服務業營改增為例,假如收入為100元,扣掉5%的營業稅之后的95元為主營業務收入;而營改增之后,稅率為6%,按照增值稅的計算方法,主營業務收入為94.3元[100÷(1+6%)],有所減少。另一方面,對成本也有影響,比如企業支出100元,在營業稅的前提下,100元即為成本,但營改增后的成本則需要扣除增值稅。 “相當于改變了企業收入和成本兩邊,所以要根據企業最終的收入成本結構,才能看對企業的凈影響是怎樣的。”趙巖說。 |
上一篇:樓市"金九"旺季不旺 局部松綁降價難阻整體下沉
下一篇:地產銷售策劃專題----------如何做好商業地產招商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