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幾招如何應對購房陷阱 內部認購千萬要小心 |
第一招: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是房地產開發商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由于內部認購的商品房價格相對較低,從而吸引了許多買房者。但一些內部認購的商品房是在開發商未取得《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的,其不受法律保護,購房者的權益也無法受到保障。 應對招式:最好不要購買這類商品房。至于想買低價房的業主或投資者,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具有市場品牌的樓盤。 第二招:配套設施。 開發商在銷售項目時對今后的生活配套設施承諾得完美無缺,但購房者真正領取了住房鑰匙準備入住時,會發現許多的承諾并不到位。 應對招式: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其次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最后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開發商提供的配套設施不配套,麻煩就多了。 第三招:簽訂購房合同。 購房者與房地產銷售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會有空白的地方作為合同的補充條款,但如果雙方沒有補充條款,就應該注意合同的空白處別讓開發商作了手腳。 應對招式: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處應填上自己應有權益的內容。如無需填寫時,也應畫上橫線。 第四招:虛假廣告。 商品房預售合同的內容與廣告宣傳不一致,造成了合同與廣告不符,一些購房者因常被圖文并茂的廣告吸引,草率簽訂合同,卻不仔細閱讀合同,認為廣告宣傳的內容應當記載于合同中。 應對招式:購房者要仔細閱讀購房合同中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這樣才有保證。 第五招:物業服務。 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的正當權益。 應對招式:購房者在簽訂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 第六招:亂收費。 物業管理公司亂收費,通常表現在下列幾方面:1.超出核準的價格收取管理費。2.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賺取收費差價。3.擅自增加項目建設,而將費用分攤給業主。 應對招式:業主應積極參與,選出為全體業主服務的。這樣業主委員會可以挑選信譽好的物業管理公司,或解除與信譽不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合同,并有權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 來源:鳳凰房產綜合 ![]() ![]() |
上一篇:房價怎么走?市民住房咋解決?住建部長這樣說
下一篇:不動產登記實施后 千萬不要買這種房子!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