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趨勢看,眾多房企為提升管理效率,逐漸下放權力,賦予一線更多的自主權,這就對項目操盤手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 而在極簡組織的浪潮下,也為項目總帶來了更嚴峻的考驗,作為項目總應如何去應對?
一個企業的未來在于能長期為社會和客戶創造價值,占用最少的社會資源最大化地解決社會發展需求,這樣企業在穿越周期時,手有價值,心頭不慌。一個房企的價值觀、行為規范、內控流程和管理文化,需要在項目層面進行內化和執行。項目總作為團隊的管理者,需要和企業文化互相融合,為企業的價值導向和未來做出貢獻。可見,項目總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格局與軟肋所在。項目總的定位是什么,應具備怎樣的基礎能力,如何不斷自我修煉才在發展過程的“陷阱”中突圍,少走彎路,不斷創造價值呢?
要在復雜多變的動態工作中抓重點,解決主要矛盾,這樣推動的主方向就不會偏離,朝著預期目標。作為項目總,對項目開發全過程包括不限于整個計劃體系、資源協同,應了然于胸。沒有戰略的戰術家不是好將軍,項目總必須要有清晰的線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晰項目定位和運營、經營目標。這需要對重點工作反復推敲,科學謀劃,通過計劃的推動、協調和管理去推動團隊作戰,以確保預期的目標達成。項目總目標感強了,才能把壓力傳遞好,現場多方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才會得到激發。供貨期間,基礎施工是難點,也是最容易影響工期的關鍵,要重點關注總包泥水和鐵工資源;上到正負零后,則要重點關注塔樓木工資源和流水銜接,要前置鋪排,把總包資源分階段集中投放在塔樓部分施工上。
項目總在實操過程中會面臨眾多的管理要求,更甚一些決策需馬上決定,企業層面的管理要求在落地到項目上時,不一定全套適用。作為項目總,這個時候要回歸企業的管理方針,在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要愿意付出精力,面對挫折要迎難而上,百折不撓,有豁出去的韌勁,以正確的姿態牽引團隊,做正確的事。房地產開發從拿地開始,一直到竣工驗收交付完畢,包括后端的物業管理,是持續的過程。在這個全周期里,甲方的質量要求往往比施工單位自認的標準會高一截,而客戶對質量的要求又比甲方的要求更高,如何去協調?首先,作為項目總,在很多工作上要躬身入局,下沉一線。放低心態,不做甩手掌柜,內心清楚項目各項工作,真正下沉到一線工作的執行上。涉及到縱橫向部門溝通,影響項目推進效率的重點工作要牽頭干。對標準化,常規管控的工作要安排檢查干,定好標準,做好過程管控監督,確保落地。其次,極簡組織,項目團隊要做到精干高效。要讓供方、監理做好甲方管理的延伸,利用好科技力,做好數據信息拉通整合,倒逼現場管理行為落地。項目總如果把自己當成“領導”只去決策,或者理解只是簡單“執行”,角色就是錯位。項目銷售回款任務較重,按照現有流速難以達成目標,要考慮降價提流速。應該優先選擇盤活大宗資產和車位等難走貨量去達成回款目標,尤其是嚴重影響經營指標的情況下,一定要對比市場情況和歷史流速,不能盲目處理。這就要求提升項目總的領導力。項目總作為帶頭將領,一定要有擔當,發揮項目總牽引力,合理分工,在項目組織內實現3+X效應,3代表是項目3人,X代表的是項目的供方、監理、子公司、區域公司和靶向敏捷小組。1、在供方管理上,要有利他思維,知己知彼,換位思考,了解供方,也讓供方了解清楚項目的目標和標準,真正的以一家人心態去合作共贏。2、在監理管理上,借助“四同”管理,激勵牽引,思想統一。3、在子公司管理上,要做到相互信任,互幫互助,過程中做好總對總溝通,做好雙向反饋和評估,避免多頭對接、扯皮推諉的情況。項目總要轉變思維,由過去的區域帶領指揮項目干到現在以項目為牽引,讓平臺人員、敏捷小組人員主動幫項目解決實際問題。另外,作為項目總,關鍵時刻始終要扛起責任,先不計較個人得失,勇于分享,團隊成員才愿意擁護你;其次,團隊風氣必須正,獎勤罰懶、獎優罰劣、能者上、庸者下,關注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讓真正有貢獻的人得到回報;如此這樣的團隊才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用好監理,做好甲方管理延伸,但在工作中不能超越監理能力范圍去分工,比如在開盤階段協調總包裝修增加資源,或者糾紛事件處理,監理授權不足難應對,甲方人員就需要親自上。在當下這個地產存量代,“變”成為地產行業的關鍵標簽,而項目總作為統領的角色,更要帶領團隊虛心若愚,積極求變,敢于破舊立新,在責任和目標的承擔下堅持學習,修煉內功,以“三懂”提升管理,才能保持戰略性的遠卓見識和高質量的決策水平,做一個優秀的操盤手。來源:STOC思道未來(ID:gh_bc648cad0200),本文已獲授權,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