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土地出讓收入或下降 房企面臨去庫存壓力 |
2月底至今的土地市場較為清淡。數據顯示,3月上旬一線城市土地總成交僅59.8億,環比同比均明顯下調,20大房企全國拿地僅5億。 1-2月份,全國土地成交下滑,房企土地購置面積27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土地成交價款699億元,下降30.2%。 全年來看,2015年土地出讓收入或出現下降。財政部“關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中預計,201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44509.51億元,下降4.7%。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9452億元,下降4.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諸多房企對2015年的拿地金額和預期都有所下調,在全國商品房可售面積創下歷史新高的背景下,房企普遍面臨很大的去庫存壓力,即使計劃大幅拿地的房企也更多考慮存量的并購。 包括民生證券在內研究機構預計,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還將下滑,全年或降至10%以內。 去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創下5年新低后,2015年繼續下滑。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4%,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852萬平方米,下降19.8%。 房企的拿地意愿在降低。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土地市場冷清的主要原因,是各主要城市土地掛牌暫停,預計3月份會出現搶地的高峰。 從目前推地情況及市場情勢來看,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認為,3月份引人關注的仍是上海地市,其將推出起始價為 60.67 億元的稀缺宅地,其余城市則表現平平。 拿地節奏可以看出企業對市場的判斷,房企拿地基本上目前集中于一二線城市,預計后市一二線城市拿地競爭將更加激烈,其他城市則多會避開。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對3月30城市高頻跟蹤的房地產銷售套數和面積數據顯示,同環比均大幅走弱。從銷售-庫存去化-土地購置-開工投資的傳導鏈條看,房地產投資還有持續下行的壓力。 根據西南證券分析師王立洲的觀察,商品房銷售金額一般領先于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3-5個月。而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一般又會領先房地產開發投資3個月左右。2014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下降7.8%。預計2015年上半年銷售增速將有明顯提高,在銷售開始回暖的6-8個月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才會有所起色。 但與此同時,截至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3922萬平方米,比去年末增加1753萬平方米,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未來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花樣年總裁潘軍透露,2015年花樣年將不再買地,而是全力去庫存。 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房建設也已出現結構性過剩。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謝金龍指出,有數據顯示,到2014年9月底,通過廉租住房等實物方式及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的方式,我國現有城鎮低保家庭已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預計整個“十二五”保障房開工量近4000萬套,建成量將超過2600萬套。保障房快速建設的的同時,多省保障房空置率大幅上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并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住建部去年已發出通知,地方可以回購商品房轉為保障房。 王立洲認為,2015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增速繼續下行是大概率事件,預計2015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首次降至個位數,至6%左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回落是必然的,因為整個需求跟過去相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不斷落實,比如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推進,房地產稅研究立法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房地產作為投資產品的需求逐步減弱。“2015年上半年投資增速可能會跌破10%,下半年則可能會企穩。”連平說。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上一篇:瑞銀中國房地產大調查:房價真的會崩盤嗎?
下一篇:房子70年后怎么辦?兩種處理方式浮出水面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