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有了“身份證號碼” 25位編碼精確到室 |
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深圳市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社會管理要素統一地址規范》應用試點工作近日在福田、寶安、龍華區啟動。根據規范要求,深圳為全市1100多萬間(套)房屋賦予了由25位數字編碼構成的唯一“身份證號碼”,并建立了全市統一的地址基礎庫。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市地址信息管理部門較為分散,地址標準和規范不統一,信息整合難度大,很難構建起全市統一規范的地址庫,給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為此,2017年12月深圳市委政法委、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和相關單位共同發布了《社會管理要素統一地址規范》,通過整合各管理部門的行業標準,以網格化管理基礎,按照最大公約數原則建立綜合性地址標準。 規范為每一棟建筑物房屋賦予了“身份證號碼”,形成了社會管理參照物。“身份號碼”同時關聯了不同行業標準的房屋地址以及習慣用語等非標準地址,市民通過輸入房屋地址的俗稱、簡稱就可以簡單快速地檢索到該房屋的標準地址以及電子地圖上的具體位置。 統一地址信息包括省、市、區、街道、社區等行政管理層級信息,以及所在的工作網格、 基礎網格、道路(街巷)、門(樓)址(牌)、小區(含自然村)、建筑物、房屋(戶室)、路口、標志物和空間坐標等地址擴展信息。統一地址基本編碼主要根據社會管理要素當前的地址狀態,一次編碼長期固定使用,只作為唯一標識但不具有其他內在含義。當地址信息發生改變時,原有地址編碼不作改變,只通過修改地址屬性來反映地址變化。 來源:新華網 ![]() ![]() |
上一篇:中小房企業績承壓生存堪憂 2018年如何突圍
下一篇:六年來GDP增速首次回升 高質量發展漸行漸穩 [返回] |